金寨黄大茶
品牌概述
“金寨黄大茶”,由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运营,该品牌所属地为安徽省。
金寨黄大茶品牌介绍
金寨黄大茶,俗称“金枝玉叶”,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,是安徽历史名茶之一,其内产于北纬31°061”-31°481”,东经115°221’-116°111’的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、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的金寨县境。其外形梗壮叶肥,叶片成条,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,梗叶金黄显褐,色泽油润,茶农用“叶大能包盐,梗长能撑船”来形容她的独特外形。 金寨黄大茶以其所独特锅巴香和保健功能,自明代以来一直为陕西和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河北等地群众所喜爱。 金寨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中国诸多茶类中少见,因此也成为了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 。
金寨黄大茶在2018第十二届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比活动荣获金奖。金寨茶叶生产已有1000 多年历史,是安徽省乃至全国老茶区之一。
金寨黄大茶历史发展
金寨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、大别山腹地,茶叶生产历史悠久。金寨东晋时期,分属庐江、弋阳、西阳淮南等郡。东晋时期《桐君录》中有“西阳、武昌、庐江、晋陵,好茗。”距今约有1700年了。
金寨唐时隶属于淮南道寿州、光州。陆羽《茶经?八之出》中有“淮南:以光州上,义阳郡、舒州次,寿州下,蕲州、黄州又下。”唐时淮南道光州茶为上品。
明清时期,金寨隶属于庐州府六安州、霍山县与颍州府的霍邱县地、及河南汝宁府的固始、商城县地。明代许次纾《茶疏》中有“天下名山,必产灵草。江南地暖,故独宜茶。大江以北,则称六安。”康熙二十三年《江南通志》物产篇记六安州茶有梅花片、银针、松萝等。
黄大茶是黄茶的一种,中国茶叶泰斗陈椽在《安徽茶经》记述:黄茶产地较主阔,浙江的平阳、东阳,霍山、岳西、金寨、六安及湖北英山出产黄茶,台湾也有黄茶生产,其中以金寨县、霍山县黄茶为最著名,产量最多。
黄大茶在解放前属边销茶,销往北方,全手工制作,采一芽三四叶鲜叶,用炒锅杀青,在簸箕上用手揉捻,用木碳毛火干燥,堆放焖黄,再用木碳拉老火制作成黄大茶成品茶,用笋叶、箬叶包裹装在“花箱”或“板篓”中,“花箱”每篓5000克,较“板篓”为优。
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黄大茶生产一度中断。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六安地区茶叶公司派员在苏口(属响洪甸淹没区),利用江家茶行筹建茶厂,恢复生产金寨黄大茶。1952年金寨县改做红茶,金寨黄大茶停止生产,1953年国际贸易市场变化,原红茶区又改做炒青绿茶和金寨黄大茶。1959 年在黄林重建茶叶精制 厂(隶属县商业局),生产销售炒青绿茶和金寨黄大茶,1963年停办。1982年重新组建金寨县茶叶精制厂(隶属县供销社),金寨黄大茶全面恢复生产。1987年金寨县名优茶技术开发公司成立,并大量生产金寨黄大茶,销往山东、山西等地。2005年11月后,金寨黄大茶的生产量、销售量有所下降。2010年金寨福驾茶业有限公司、2011年金寨香源茶叶有限公司相继成立,开始组织县各炒青茶厂生产金寨黄大茶,产量逐年增加,主要销售山东。
近年来,金寨县加大黄大茶生产力度,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校县合作,聘请安农大茶食品学院专家教授研发黄大茶加工自动生产线,制定了黄大茶“三焖三烘”加工技术规程,新建和改造了黄大茶加工厂10余个,黄大茶产品质量和生产量在逐年增加,深受山东、山西茶客喜爱,尤其是对高档金寨黄大茶情有独钟。因此,近两年,高档金寨黄大茶在金寨产量逐年增加。
金寨黄大茶产业发展
金寨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黄大茶生产,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,尤其是在黄大茶的夏秋茶开发、产品质量、包装、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全县茶园面积达20万亩,茶叶总 产量8000吨,黄大茶产量1800余吨,一产产值5.88亿元, 综合产值21亿元。茶产业已成为全县第一大产业,有2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,是农民增收、脱贫致富的第一引擎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
金寨黄大茶品质特征
金寨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,叶片成条,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,梗叶金黄显褐,色泽油润;汤色金黄明亮,叶底黄中显褐,滋味浓厚醇和,具有浓重的焦香,俗称“锅巴香”,香高耐泡。
金寨黄大茶品牌其他信息:
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地处皖西茶叶主产区金寨县油坊店乡朱堂茶叶大市场内(大别山腹地)。公司主营黄大茶、出口眉茶以及绿茶等产品,其中加工销售黄大茶已近三十年,主要销往山东山西,受到当地百姓广泛认可。公司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,拥有8000平方米的有大型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,66台各类茶叶机械设备,5台高科技色选机,年生产能力3000吨。